投融资创新助力江门新崛起

(原文载于江门日报)


2015年的春天,交通大会战的号角在侨乡大地吹响。

作为江门大道建设的主战场,西环路已经“硝烟弥漫”:江门大道北和江门大道中蓬江段施工已全线铺开,大央企发挥大兵团作战的优势,调集各种先进机械设备组成“千军万马”正在加班加点奋战……

这样一个影响江门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交通枢纽工程、江门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江门历史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之最,同时,资金筹措压力也是历史之最,总投资额度达236亿元,但通过2013年我市创造性引入投融资规划方法,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编制实施10年期的城建投融资规划,经过两年全市上下齐心、统一思想,抓住机遇,成功解决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时期资金需求巨大的难题。

蓄势出发 破解融资难题

省委、省政府定位江门“珠江西岸新的增长点”和珠三角九年大发展新的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提出“东提西进、同城共融”发展战略,江门正处于蓄势出发的关键时期。

然而,如何去破解资金需求的瓶颈问题,就成为了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件最现实、最紧迫的大事。

根据江门市“十二五”后三年重大项目推进计划,市本级政府投资200多亿元,江门城市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问题成为牵制江门大踏步前进的障碍,传统的城建融资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需要。

如何解决这个“拦路虎”?创新城建投融资规划成为了我市改革攻坚的方向。

据市财政局局长汤惠红介绍,我市首创城建投融资规划引领重大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是基于政策所向、现实所需、未来所盼的大背景下紧贴江门实际而产生的,是国家大力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江门的先行探索和具体实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建投融资机制,以及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系列要求,国务院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交通大会战,国家要求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我市必须系统规划投融资工作,才能保障江门大建设。”汤惠红说。

“我市要更好地融入珠三角核心圈,对接港珠澳大桥经济时代,必须构建‘东部一体,西部协同’交通快进快出一体化网络,这些都需要做好资金平衡、信用平衡和债务平衡。”汤惠红表示。

头脑风暴 融资创新全国领先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编制城建投融资规划,广集10多个部门以及外脑等各方力量,经过历时一年的头脑风暴,江门未来10年的城建投融资规划最终出炉。

以“头号工程”江门大道为例,我市在全国首创“投融资+施工总承包”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采取融资创新投资建设省、市重点项目,并统筹各市(区)集中与央企开展竞争性磋商,制订实施全市融资工作任务书和时间表,最终与3家央企签订了5个工程包共计13个项目的投融资加施工总承包合同。

同时,我市还创造性地采用BT项目应收账款资产收益权计划,对我市临近回购期的首个BT项目债务成功实施债务置换,缓解了BT项目回购资金压力,改善了市本级相关债务指标,加快了江门大道北线、中线工程建设。

记者了解到,在省财政厅首批向财政部推荐实施的10个PPP改造项目中,我市就有江门大道等3个项目纳入,毫无疑问,这为削减我市政府债务和引进社会投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市长点赞:动脑筋、敢担当、勇创新

我市城建投融资规划编制历时一年,规划编制的过程也是我市投融资改革向纵深推进、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

汤惠红感慨地说:“通过实施投融资规划,我们达到了创新体制机制、打响交通大会战、壮大国资平台、优化债务管理等良好效果,可以说是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城建投融资改革的先行者!”

投融资规划的创新,尤其在落实我市重大项目投融资难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江门交通大会战在今年1月9日正式打响。

在体制创新方面,我市城建投融资规划编制过程中,已成功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土地储备管理体制等改革。“这些改革有效促进了城建投融资工作,保障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目前我们还正在积极推动成立投融资和债务管理中心。”汤惠红说。

“拼”字当头,“智”在其中。对于投融资规划的创新,市长邓伟根就该项工作曾专门批示:动脑筋、敢担当、勇创新,奠定江门大格局和发展基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悦胜也批示:投融资创新体现责任心、科学化、专业化、政策性,为决胜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一把手访谈

市财政局局长汤惠红:

投融资规划体现了系统性、突破性、指导性、实用性

我市首创城建投融资规划,亮点体现在系统性、突破性、指导性、实用性四个方面。

系统性上,城市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投融资规划就是对各类政府投资项目融资进行系统谋划,将项目融资、资本金融资、土地储备融资统筹起来,用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重要社会事业项目。

突破性上,在投融资规划引领下,我们推动调整了“三旧”改造国企禁入、商住地块国企限入等政策限制,放宽了市场准入,实现了国资公司资本营运的突破,为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实现市场化转型创造了条件。

指导性上,投融资规划通过评估城市近远期的资金平衡状态,建立了合理有序、可持续的城市开发投资计划,使政府的相关决策更加科学、高效。

实用性上,通过建立政府债务动态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对政府债务实行“借、用、管、还”一体化管理,成功平滑了偿债高峰期,实现债务偿付的均衡化。

下一步,我们将以投融资规划理念引领三区一市的投融资运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具备条件的存量项目转化为PPP项目,创造条件争取在江门大道、滨江新区体育中心成功推行PPP改造,推进市政基础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化。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的统筹管理,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抓好存量债务债券置换和发行地方债券,并加快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实现市场化转型,在市、区两级分别打造功能清晰、实力雄厚、管理科学、竞争力强的国有资本控股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