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票价调整动了我“幸福的奶酪”

11月27日,北京地铁涨价的靴子终于落地了,没有了悬念,没有了猜测,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空间,似乎一个悬着的心也可以落地了。直到这时,我才真切地站在自己是个消费者的立场上,认真思考这种价格调整意味着什么。思索出智慧,站在自己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才能够真的感受到票价制定者的苦心积虑以及其左右为难的处境。

过去两块钱可以坐地铁随便跑,现在突然变成每天上下班得花十多块钱了。这个数目对我来说虽对生活构不成什么影响,可是几倍的开支增加对我来说也算是重大变化事件,按照自己一贯处事原则,这种事情是需要花点精力评估一下的,我还继续乘坐地铁吗?应不应该重新考虑回到驾车一族呢?

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不得不从我为什么成为地铁一族开始说起。

去年年初选择做个地铁哥,女儿调侃我说,“老爸活的真仔细,会算小账啦”,女儿认为我坐地铁上下班是为了“省钱”。我便认真与她“理论”,我每天开车上班,六十公里油钱总得50元吧,六十公里的磨损增加的保养支出总有20元吧,在国贸这一带停车费超高,存车一天也得40到50元吧,老爸坐地铁4块钱就搞定了,这就是说,老爸每天在地铁上多付出个把小时,每天净赚至少100块,一个月按照20天计算,就相当于2000块的进账。

我说,除了这些经济账,还得算算环境账,每天少跑60多公里,少消费6升汽油,一年下来为国家节约多少能源啊,少排出多少二氧化碳和Pm2.5啊,这一年累计下来,得为环境做不少贡献呢!

女儿说我与她胡扯,也便与我“认真地争论”起来。假如大家都不消费,都坐地铁和乘公交,汽车厂生产出来的汽车卖给谁啊?中石油和中石化不就倒闭啦?我们国家的GDP还会增长吗?中石油、中石化倒闭了、汽车厂关门了,连锁反应该有多大?钢铁厂也危险了吧?钢铁厂危险了,煤炭企业还能活得好吗?这样连锁反应下去,得多少人下岗啊?工厂都纷纷关门了,老百姓还不闹翻天,你还搞什么城镇化啊?

说起不让我搞城镇化啦,还真有点戳到我的痛处了。我的思维开始漂移,由自己联想到单位,由单位想到行业,由行业到城市,由城市到再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一个小小的票价调整,竟让我感到幸福的奶酪离我更遥远了。

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在创业之初压力是很大的,最大的难点就是办公地点的选择。当初之所以选择大国贸地区,一是交通便利,有轨道交通,而且是两个轨道交通的交汇点;二是多数员工在东面住,或者说很多员工愿意在东面选择生活空间;三是大国贸地区是北京的CBD,对高端人才有吸引力;四是对客户有信誉感。

现在公司运作三年下来,我们几十年形成的个人和团队的信誉已经成功地嫁接到新企业上来了,客户对我们的历史和公司的核心能力也都有了强烈的认同感。这时,公司选址中第四条理由已经不再重要了,因此有同事提出可以换个地方,提出花现在的五分之一的房租,可以找一个独门独院的办公空间,面积大、空气好,适合我们这大仙儿居住和办公。对此,我很是心动,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啊,企业有了自己的家园,家园里有吃有住,有接待宾客的茶室,有员工文化活动的场所,甚至有为青年员工准备的托儿所,吃的是自己种的蔬菜,喝的是自己加工过滤的矿泉水,泡的是自己亲自栽种和炒制的香茶,生活和工作岂不快意。

可是我的梦想被无情的现实粉碎,这样的地方谁跟我去啊?同事们说,这个梦想我们也有,可是我们很难现实啊!虽然企业自己可以办托儿所,但有好的幼儿园吗?有好的小学、中学吗?老人如果来看你,有个病有个灾儿的,就近有好的医院吗?我购物有好的环境吗?我要去饭店,改善一下伙食,有充足的选择吗?我晚上或周末想充充电,找个地方去学习,那得跑多远啊?我们公司虽小,人数在两位数,但这些问题却都是要面对的,这样的问题不解决,梦想便是难以实现!

这时我想到了公共产品和公共空间,是不是可以有人提供公共空间,解决这些问题呢?您还别说,还真的有人与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有人在大致符合我说的条件的地方想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我就跟他探讨,这些生活问题,配套环境问题如何解决,他们口头上说这件事情会有考虑,可他们也有自身的难处。他们说,在入住从业人口没有达到一定规模之前,这些问题是没法解决的,你办小学谁来上啊,你办医院谁来看病啊?超市和饭店都是需要客流支持,鸡和蛋谁先的问题又摆到了桌面上来了。

园区自己解决不了,还有新城呢!我就研究这个新城的整体配套问题。研究表明,虽然北京市最近一期的城市规划,一改过去卫星城思路,把周边大兴、顺义、通州、房山等十多个卫星城变成了新城,放弃卫星城的思路是希望这些地区象城市一样的发展,这种发展要尽量摆脱对主城区的依赖,但是这些新城的建设一直没有太大的成效,各种配套依然严重落后,与北京中心城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北京新城这种配套条件对人才是难有吸引力的,新城没有为人才进入提供土壤,企业的入驻也就难上加难了。

想到了北京新城的发展都是这个样子,我对习大大提出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就更是担忧了,如果北京人还没有摆脱北京中心城区巨大的吸引力影响,连北京市新城基本的职住平衡都难于解决,还怎样搞京津冀一体化啊!目前中央提出人的城镇化,可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怎么就这样难啊!

我们看到,各地政府把人的城镇化落到纸上,写到文件里,停留在官员的嘴巴上,但是落实到行动就不知道是什么了。很多官员打着“人的城镇化”的旗号,在提供配套设施上大做文章,比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我也很理解,这个毕竟操作性强,也能把人的城镇化和政府的政绩扯上关系。

可是政府考虑的这些问题是不是太框架了?是不是与老百姓最基本需求离得有点远? 也许很多人还不清楚自己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所以通过引导,让人们认识到这个最基本的需求是很有必要的。

就拿地铁票价调整这件事情来说吧,起因是政府财政承担不起这么大的亏损补贴,而这么巨大的亏损是来源于大客流和超长的平均乘坐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源是要促进职住平衡。换句话说,我不用每天花一个小时像“打仗”一样挤地铁从郊区去城里上班,而是在距离家门口只有几分钟,十几分钟路程的地方上班,甚至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也可以在家门口得到妥善解决。

那么票价的调整策略应该是什么?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应该向促进职住平衡去努力。

按照政府促进职住平衡的设想,是不是应该乘坐的越远,地铁每公里的平均单价越高?这是其一。逆潮汐出行是不是应该给予大幅度优惠,因为逆潮汐方向的地铁、地面交通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浪费,通过价格手段是不是可以让这部分资源尽量利用起来,这是其二。

除了地铁的票价制度外,如果政府在促进职住平衡方面能够达成共识,是不是也应该在配套设施建设上,在初期为商户、医院、学校等运营单位进行适当运营补贴,促进区域成熟,解决蛋和鸡的问题是需要公共资源前期投入的。如果住在市里的员工去上班的成本没有增加,而且乘坐地铁的舒适性大幅提升,住在郊区的员工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都有明显降低,每个人都有动力随着公司一起迁往郊区,那么公司自然也乐于这么去做。

如果公司可以搬迁到环境好、租金低的郊区,那么这样一方面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利润,有了更多的利润,就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员工也会满意这种情况;另一方面公司外迁支持了郊区产业园区发展,也从根本上推动了新城发展,只有新城具备了产业聚集效应,新城才可以真正发展成一个“城”。

可是这样的票价出台之后,我感觉到我“幸福的奶酪”离我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