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营专栏|重新定义城市公园运营,打造多元化场景服务载体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设施日趋完备,但对这些设施运营,主要以养护维护等基础运营工作为主,基本上依靠地方财政供养。因此,对地方财政来说,每年这些设施的运营维护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事实上,这些资产如果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得当,不仅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减轻财政负担,而且还能够让这些资产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益,促进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类资产。

一、城市公园运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公园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公共资产,但对这些资产后续运营上也存在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首先,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运营”。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或区域的重要基础设施配套,大多数由政府投资建设,在过去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阶段,政府业主往往将公园聚焦在建设上,主要解决公园“有和无”的问题,对于公园后续运营的关注度不够,运营多以基础养护和管理为主。
其次,公园业态单一。公园的设施也多以步道、长椅、老人的健身器材等为主,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相对单一,在业态规划上较少考虑公园与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及各类活动运营场景融合,在前期设施配置上的不足,导致公园在运营端无法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公园运营效率较低。

再次,市场化运营不足,财政负担较重。公园的日常养护支出多以财政承担为主,通过公园自身市场化运营产生的收入较少,伴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大,需要财政负担运营维护的公园面积不断扩大,成为了很多地方财政的“运维黑洞”。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趋势下,地方财政收入大规模减少,公园运营维护的费用如果得不到有效落实,将对运营维护的质量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亟需通过运营挖掘城市公园的资产价值,结合当前中央提出的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消费的背景下,提升城市公园市场化经营收入,避免走向衰落。

二、重新定义城市公园:城市多元化场景服务的载体



城市公园运营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其在城市发展中作为基础配套的定位所致,因此,要解决当前公园运营端的问题,让城市公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就需重新审视“公园”与“城市”的关系,对城市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
北京作为“千园之城”,按照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估算,北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16.89平方米,按照北京常住人口为2184万,公园管理维护综合成本单价7/平方米/ 年保守估算,北京市公园年养护管理费用为25.8亿元。北京市意识到单靠财政供养难以实现城市公园持续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要重视运营,向运营要效益。因此,近年来积极推进城市公园的活化运营工作,以“世园公园”和“龙潭湖中湖公园”为典型代表,在城市公园活化运营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们重新定义城市与公园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世园公园:打造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态引擎
北京世园公园作为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场地,从规划开始之初就将展会结束后,如何实现公园的永续利用,更好的服务于民众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课题。
打造区域发展的活力中心:世园会结束后,北京世园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保留了会议期间的主要场馆、演艺中心、室外展园和公共绿地,围绕“生态+休闲”、“生态+音乐”、“生态+体育”等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场景。与众多国际户外运动知名品牌达成长期合作,成为了全国露营大会、草莓音乐节、北京M_DSK潮流音乐节、中国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全国航空模型邀请赛等文体活动的主办地等,为区域发展集聚了巨大的人气和活力。
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世园公园引入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了北京香草产业研究院,同时引入竹藤花卉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中国花卉创新发展中心等科研机构,打造现代园艺产业的聚集区。
北京世园公园通过打造多元化的场景服务能力,在原有单一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整合嫁接休闲、产业、运动、音乐等综合服务功能,在后世园会时代,成为延庆区打造休闲度假商务区(RBD)快速发展的生态引擎,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魅力和宜居度。
(二)龙潭中湖公园:盘活存量,培育城市活力新中心 
龙潭中湖公园的运营是典型的盘活存量城市公园资产,实现市场化运营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湖公园的前身是北京游乐园,2010年游乐园停业后,公园封闭闲置了近10年,承载了几代北京人的记忆。2020年,北京市东城区启动对龙潭中湖公园的更新改造,并于2021年9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东城区园林绿化局通过委托北京市东城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属东方紫金(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作为运营方,委托期限为三年,公园运营自负盈亏,东城区财政给予少量经费补贴,将其打造成为北京市城市公园活化运营的标杆项目。
中湖公园运营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传递品质生活理念”为运营思路,从硬件设施和运营理念上进行了全面提升:
1)提升公园设施保障能力:配备2.6公里环湖跑道、智慧体育场、水上运动体验中心、定向越野打卡装置等体育设施; 
2)构建多元化服务场景:通过构建“公园+”社交休闲空间、展览空间、亲子乐园、文艺演出、精致餐饮等创新场景,激发公园运营活力。
3)创新社群营销方式:两年多来,中湖公园精心打造的文体社交场景累计吸引了45万余粉丝,建立了跑步、音乐、摄影、好物闲置等垂直社群20余个,社群成员近万人,获得了令人艳羡流量,吸引了各类俱乐部、基金会、品牌机构等来落地公益活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为城市公园市场化运营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世园公园和龙潭中湖公园的成功经验一定程度上说明通过运营构建的多元化场景服务载体,能够为城市发展和区域活力的激活提供多样化的承载空间,降低地方财政在公园运维支出方面的负担,重塑“城市”与“公园”关系,将城市公园打造成为驱动城市发展和价值增长的新引擎。

三、构建公园多元化场景服务,需要为市场资源进入创造条件




(一)构建1+1+1+N”的管理模式,确保公园运营“双效平衡”

构建城市公园多元化的场景服务,并非易事,公园运营的本底是公益,但公园运营活力的形成必须引入市场资源共同参与运,使公园的运营服务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公园多元化场景服务的目的不是将公园运营成“价高者得”的商业空间的租赁,而是需要通过综合运营增强公园活力和城市的魅力。
因此,城市公园的运营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平衡”的原则,切忌过度商业化,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公益性,否则得不偿失,公园多元化场景运营是为了提高公园多层次的服务能力,其形成的经济收入,目标是用于平衡公园的日常运营成本,降低财政的负担,并非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
“双效平衡”的基本原则下,地方政府在推动公园市场化运营模式时,需要建立“政府行业监管+公园业主授权委托+专业运营机构系统操盘+整合各类市场资源参与经营”的“1+1+1+N”的运营管理模式,来确保政府及公园业主在运营的战略目标和运营业态的选择上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为各类公园运营所需的市场资源进入创造条件,为游客和居民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聚集区域活力提供场景服务。

(二)选择合适的专业运营机构是公园运营成功的关键

公园运营专业性较强,对公园业主而言,如果自身具备运营能力,则可以自主运营并负责后续的招商管理,如果自身缺乏专业运营能力和市场资源,则选择与专业运营机构合作运营是相对现实方式。如果采取合作运营的方式,对公园业主来说,能否选择一家合适的专业运营机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后续运营的成败。
什么样运营机构是专业的呢?公园业主方在遴选专业运营机构上往往需要通过一套流程化的筛选程序,通过逐级降低维度,实现对运营机构的锁定。一般而言,要经历几个阶段:
1)政府授权:政府授权公园业主方可以采取与专业运营机构合作的模式实施公园的运营;
2)合作方案起草:公园业主方自主编制或聘请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编制起草《公园运营合作方案》(初稿);
3)市场测试及方案优化:邀约多家运营机构进行合作方案的市场测试,并根据反馈意见,对《公园运营合作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明确合作模式、合作内容、考核要求、商务条件等;
4)运营机构采购:公园业主一般为地方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的话,运营机构选择需要履行招标采购程序,可要求运营机构在响应文件中同步提报《运营方案》,《运营方案》需要重点关注公园运营定位准确性、业态策划和规划的科学性、运营目标的可实现性、运营策略的可行性、招商计划可达性、运营资源的匹配度,并将相关权利义务落实在《运营合作协议》中。

3dbaf1c313143953028b62415e3e2cc1.png

(三)策划统筹:公园运营业态资源的整合

无论是业主自主运营还是委托专业运营机构合作运营,要实现公园多元化场景服务的目标,均需要基于公园运营整体定位出发,做好项目运营策划,并基于运营策划,整合各类运营业态资源。
一般来说,公园运营业态可分为的“核心业态”和“常规业态”。不同业态承担的功能总体来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提升公园档次和品质的,例如公园的雕塑、艺术建筑、造型桥梁、特色花圃、各类艺术展览活动等;第二类则是聚集人气的,例如运动场地、音乐节、体育赛事、民俗活动等;第三类则是为游客提供消费需求的,例如儿童乐园、餐饮、运动品牌零售店、咖啡馆、文创店、婚纱摄影、各类培训等。第一类和第二类业态原则上是为第三类业态运营聚集客流的,第三类业态则是承担公园经济效益。
不同业态运营服务的提供,公园业主或运营机构可以采取自主运营,也可采取对外招商合作的方式提供,若采取对外招商合作,需要根据业态承担的功能不同,制定不同业态的导入时序、招商条件和选择标准;同时,对影响公园运营效果的核心业态应具有较强的掌控能力,确保公园公益属性和整体定位不变,并做好后续的运营过程中商户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小结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深入,人们对公园运营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跑步道、长椅和健身器材等基本设施配套服务,而是已经成为居民除住宅和工作单位之后最重要的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体育锻炼、自然科普、交流聚会、享受艺术等不可或缺的公共平台。目前,国内城市公园运营服务价值挖掘不足的情况相对比较普遍,地方政府及公园业主若能升级公园运营理念,积极响应人们对公园服务升级的新需求,通过公园综合运营,构建多元化运营服务场景,不仅有利于聚集人气,激活城市活力,同时,还能降低财政在公园养护方面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