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建立以价值提升为核心的投资思维

城市综合开发是城市规划落地的综合过程,包含了策划、规划、硬件建设、二级开发和产业运营等一系列过程,片区开发、城市更新等类型的项目,都有这样的特点。

以项目中标为分界点,可将项目分为“投前阶段”和“投后阶段”。投前阶段的研究重点集中在项目的前景如何、是否存在限制项目推进的关键卡点以及如何消除卡点问题,充分讨论项目的可行性;项目中标后,进入投后阶段,则需要以项目落地为出发点,重点研究项目的实施路径,指导项目推进实施。

当前参与城市综合开发的大型投资企业,以工程类央企为主,多半以投资+EPC+运营的模式参与其中,在为项目公司提供实际操盘管理的服务过程中,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工程思维和投资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经常在投后操盘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操盘的路线产生偏差。


投资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区别


参与城市综合开发的大型投资企业,产生投资思维和工程思维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其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有关。投资企业身兼两个主要角色,投资人和EPC总承包商,这两个不同的身份,形成两种不同的导向,这是项目公司的一把手在操盘时需要进行平衡的。

所谓工程思维,就是以多干工程为主要思考出发点。中标的社会资本方,大多具备工程类企业的背景,在以往的工程类项目中,强化项目管控,把工程主业作为投资企业考核的重要环节,参与投资项目时必然要以拉动工程主业为目标,很容易将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也看成单个工程的合集。再有,项目公司的一把手很多是从过去做工程转换到投资领域,对于工程的熟悉程度高于投资,往往在过去的工作习惯下,工程思维左右着操盘思路。

投资思维,本质上是以提升价值为主要思考出发点。片区开发或城市更新项目,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单元的投资开发和整体经营行为,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提升功能单元的价值。

投资思维下,项目的价值实现并不单纯是由硬件建设堆积而成,还要符合城市的发展逻辑,整合资本运作、投资节奏控制、市场营销等一揽子工作,单纯考虑工程建设会带偏项目开发方向,影响项目既定目标的实现,所以投资思维与工程思维的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

投资思维,也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思维。项目的价值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需要获得市场认可,比如有开发企业愿意买地、有运营商愿意参与区域进一步的运营开发等。片区开发项目的内容设计、策划是追求自求平衡、市场化运作,因此项目公司的一把手不能像传统的单纯做工程一样,把项目的信用来源都依赖于政府,而是要面向市场研究问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以市场为导向研究项目也是投资思维。

因此,做好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公司的一把手要认识到做好工程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形成项目价值的充分要素,要学会从传统的工程思维转换成投资思维来研究问题。


投资思维的重心是研究如何更好的实现价值


建立价值导向、市场导向的投资思维,对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至关重要,项目的操盘者应从哪些角度着手思考:

1. 研究项目区域的战略性发展动力是什么

从基本的战略问题入手,研究一个项目或者区域,能够成长起来的外部环境和宏观的持续发展的动力根源是什么,以及能够拉动片区发展,快速实现城市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区域发展的动力问题决定了项目的核心着手点,比如打通项目跟主城区之间的关联、需要植入一些核心的带动性项目、借助老城区发展、为周边的片区做功能性配套,还是应该以独立的单元来建成。这些战略性的着眼点,是从城市发展规律角度实现区域价值的根本出发点。明确片区发展战略,是研究城市经营的基础。

2. 研究项目区域的规划如何编制更可行

规划是整个项目投资实施的基本依据,规划是动态的,虽然总体上前期有规划,企业才能开始投资,但实施过程中规划还有很多优化调整的空间。从投资角度来讲,一方面,规划的编制要有亮点、有价值逻辑,整体的方案设计要有能够吸引市场和符合城市更好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是要从投资上便于操作,易于实施,从时序上要有利于投资企业能够尽早介入、不突破投资峰值,同时也能满足市场引导的要求。

3. 研究什么样的开发策略,更有利于快速形成区域价值

城市综合开发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区域的价值是开发过程中各类价值创造工作的累积,怎样利用有限的资金投入,在每一个阶段选择适当的投资内容,更好的提升区域价值,让开发的每一批推向市场的土地和项目,都能具备周边比较完善的配套环境,这就是开发策略要研究的核心内容。开发策略是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也是政企双方合作管理的抓手。

4. 研究投资风险的节奏怎么控制

片区综合开发项目大多遵循“自求平衡、滚动开发、市场导向”的开发原则,在企业能够承受的投资峰值约束下,实现项目滚动开发,有效控制项目风险。同时,项目的收益来源与市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遵循市场不确定性的波动,因此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投资的计划节奏一定要有弹性,并且政府和企业双方应该以市场的承受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达成共识,才能更好的把适应市场的开发节奏作为投资管理的抓手。

5. 研究怎么样让项目和区域获得市场的认可

获得市场认可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营销工作来实现。打造项目和区域品牌的过程,是由营销、事件、活动和传播等一系列软性工作构成的。通过城市营销活动,把独特的区域价值和品牌传播给企业以及未来的消费者,有利于增强片区的外部吸引力,能使项目或区域在众多的新区中,够脱颖而出。

片区品牌的成功打造,并不体现为具体的硬件设施,却能够给硬件设施的建设带来更大的附加效应。只是闷头搞建设,没有城市营销活动的配合,企业投入的资金,并不能真正获得市场认可。大多传统企业,特别是工程类企业,在预算安排上,更多注重硬件建设,缺少在软性工作上的投入,这是在城市经营工作中,通常容易缺失的。

6. 研究产业怎样才能在项目区域中落地

片区开发项目后期价值的兑现,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及其带来的税收,因此很多地方政府把产业导入当做对城市运营企业的重要考核要求。产业导入不是依靠单一企业就能完成,它需要集合市场的资源,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资源整合。

操盘者要学会如何整合资源,本质上要研究如何为各种优质产业的引入创造具体的合作条件,这样才能够让各类专项领域的合作伙伴能够参与进来,构建区域发展的整体价值。

在投资思维的指引下,工程建设只是实现区域价值的组成手段,而不是主导因素。嫁接于项目硬件建设上的战略、规划、开发逻辑、城市营销和产业运营等方面的软性工作投入,远低于工程建设方面的硬件投入,但其形成的附加值却是很高的。


片区开发的顶层管理为投资思维的建立创造环境


参与城市综合开发的大型投资企业,选择一把手以及操盘项目时,需要从顶层的管理机制上,为项目公司的操盘团队能够真正按照价值导向开展工作,创造更好的管理和运作环境。从投资思维的角度,有三个方面我们认为可以作为主要的管理出发点:

1. 强化项目操盘团队对于城市发展逻辑和资本运作的认知水平。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要选择对城市发展逻辑有清晰认知的操盘团队。在考察操盘团队时,要把是否具备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待区域发展规律和设计操盘思路的能力,作为基本的考察点。

2. 建立管理投资节奏的手段,增强统筹能力。

从价值导向和风险管理的双重角度,建立投资策略和开发计划的管理规则,作为投资管理的抓手。从项目管理的具体路径上,要把项目的开发策略和计划制定当作管控各个项目的总体手段,并且要求项目公司在制定开发策略投资时,要遵循投资逻辑的基本原则,把项目规划、市场节奏和可持续运行等核心因素,体现在整体的开发策略方案设计中。

3. 扩大专业配备和整合资源,丰富预算内容,提高资源整合能力。

从预算管理上,要为城市经营和资源整合留出更大的空间。不管是地方政府投资平台还是央企背景的投资企业,以往的预算体系多偏重于硬件建设,在各项软性工作上,如城市战略、发展策划、营销推广等方面缺少支持性资金预算,这样看似节约了成本,事实上对硬件方面的大量投入的价值兑现,造成了障碍。因此,做好城市经营,企业要从预算体系上为各项软性工作留足空间,以适应城市运营各类工作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片区综合开发项目由投前阶段转入投后阶段,政府业主以及投资企业的集团总部作为管理主体,项目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都应当打破原有工程思维的束缚,建立以价值提升为核心的投资思维,真正让城市经营体现出“经营”的感觉。


(本文作者:城市运营事业部总经理卢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