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本质

很久以来,我们都对竞争有着深深的迷恋,似乎万事只要有了充分的竞争,一切就会变得更好——效率更高,质量更好也更公平。但近年来的社会流行词“内卷”已经开始表明社会已深受过度竞争的困扰。企业界有人说,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无竞争。听起来似乎有那么些道理,但又显得十分玄虚。“无竞争”之后究竟是什么?是垄断,还是合作,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呢?


竞争的好处


在企业的在采购中,如果某种物资长期大量从一家供应商采购,往往会形成垄断,紧随垄断而来的就是涨价、服务质量下降。因此企业在采购策略上大多倾向于多渠道采购,但凡有一定的采购量支撑,就必然努力拓展采购渠道,使供应商形成竞争局面。达到一定规模的,则尽量采取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这样做的效果往往立竿见影,所以多数企业都乐此不疲。

国家也常常通过反垄断来保持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比如对垄断企业采取强制拆分的措施。2000年,国家对中车公司进行拆分,分别称为南车和北车。2001年对原中国电信进行了拆分,分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六家电信运营商。拆分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企业发展加快,服务质量有所提高。


image.png


回溯历史,改革开放前国企曾一度僵化,不思进取,效率和效益双低。按照当时人们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垄断、无竞争压力惹的祸。于是,改革思路自然就是搞承包、市场化。起初的效果很明显,几乎“一包就灵”,似乎已经以实践验证了这是一条真理。

但真理没有这么廉价。很快就能发现,竞争不但不是万能,甚至有时候很讨嫌。


竞争也有不灵的时候


企业在采购非标品的时候,往往就很难再用竞争策略,因为所谓非标品,从来都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产品,一般是一家一个样,甚至一批一个样、一件一个样。连比都没法比,怎么竞争呢?比如,食品行业这种情况就很普遍,一个特定渠道的食品原材料决定着一种产品的口味口感,换一家原材料就不行,消费者就不认。

在超市的采购中,无论多大规模,大多数商品的采购都不太可能采取招标的方式,因为超市所采购和销售的商品,本质上是一个个品牌,顾客购买时认的就是一个个品牌。而品牌是唯一的,这是商标法及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所决定的。

还有,在很多行业都存在有所谓“无冕之王”企业,即在一个细分领域内达到垄断地位的企业,德国和日本很多,中国也开始有了。当企业采购遇到这些“无冕之王”企业的时候,什么招标、什么竞争策略都没用了,要么接受他们的事实垄断,要么不买。现在中国的芯片行业面临美国的制裁,我们一时很难打破封锁,因为芯片行业的制高点——高端光刻机只有荷兰一家企业在生产。这是绝对的垄断,面对绝对垄断,我们束手无策。


image.png


对于竞争失灵,其实大多数企业也很清楚,并且在很多时候也在努力避免竞争,甚至主动运用反竞争手段去达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比如在企业销售中,普遍的做法是总经销制,即在一个区域内只设一家总经销,严格划分销售区域,严禁各个区域的经销商蹿货。反蹿货本质上就是反竞争,力图不让自己的销售体系内部出现竞争。

与采购策略一对照,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双标”的——采购的时候努力反垄断,销售的时候努力维持局部垄断。

在国家经济政策中,拆分是一种调控方法,合并也是一种调控手段。前些年我国所作的企业拆分大多效果不好,近年的趋势是又改了回来:南北车已经重新合并为中车;各电信运营商的基站业务被回收整合,统一交给了新成立的中国铁塔公司。

企业为什么如此“双标”?国家为什么对企业反复拆分与合并呢?这都涉及到对竞争的本质的理解和运用。


竞争的本质


在投资界,有“蓝海”和“红海”的说法。“蓝海”是指新兴市场,需求刚刚兴起,供给严重不足,竞争极小,潜力极大。在“蓝海”领域,企业与企业之间几乎毫无冲突,互相八竿子打不着,所以各自要做的要紧事是拼命跑马圈地,竞争显得毫无必要。“红海”是指成熟期及衰退期市场,需求已经被充分满足,供给严重过剩,竞争白热化,发展空间触顶。在“红海”领域,企业与企业之间只能直面竞争,刺刀见红。“蓝海”和“红海”都是阶段性的、是不断发展运动和转化的。

可见,竞争并非天然存在、天经地义,而是有条件的,是资源稀缺、发展空间不足的必然结果。

分工并不必然会带来竞争。以景德镇的陶瓷作坊为例,揉泥、倒模、拉胚、利胚、吹釉、烧窑、晾制等各个工序如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工人们之间就不会存在什么竞争。

但过度分工则一定会带来过度竞争。还以陶瓷为例,在晾制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序如果存在多名临时工,那就必然会发生竞争。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工序临时工较多、工资普遍较低的原因。

分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以三次社会大分工来划分人类社会发展史。关于分工,亚当斯密讲得最充分,但他对分工带来的效率和种种好处论述得比较充分,而对过度分工及其后果则没有提及。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有很多岗位都是简单重复同质化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简单重复同质化的岗位吗?


image.png


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生活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可能是需要的,但它对人性的异化是从马克思、卓别林时代就已经被看得很清楚了。从人的本质上说,人人生而不同,人天生就不是从事大量简单重复同质化工作的理想主体。为什么设计那么多简单重复同质化的岗位呢?一是资本的需要,它们需要更廉价、不思考的劳动力,因为不培训就省成本,不思考则好管理。二是社会进步也没有达到一定水平,以当时的生活水平,人们需要的产品有限,以当时的科技水平,企业能够生产的产品种类也不多。

过度分工导致了人性异化,也导致了企业的异化。企业的使命本应是以创造财富的方式推动社会进步。但深陷恶性竞争的企业却可能走上只创造财富而“忘记”推动社会进步的邪路。

近年来,拼多多崛起很快,五六年的光景,市值就超过了京东和淘宝。但我想大概也能看到它也将很快衰落,因为它的底层逻辑就是挑动竞争,怂恿厂家和商家打价格战。现在拼多多也才六年多,已经有大量的商家厂家转战抖音了。不敢说抖音就多理想,只能说明企业厌恶过度竞争。


格局越大,竞争越少


那么,我们接着追问:又是什么导致了过度分工呢?

回到竞争的起源来看,如前所说,竞争的本质就是因为资源稀缺、发展空间受限。而资源和空间真的就是有限的吗?世界这么大,宇宙这么大,为什么资源和空间反而常常有限?因为资源和空间都是人为创造的概念。既然是人为概念,它一经诞生,就开始在束缚着人的思想。

人用自己创造的概念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边界,这个思想边界这就叫格局。格局小则受限多,竞争更加激烈;格局大则受限少,竞争越宽松。当然,竞争不可能彻底避免,但如果有人随时可以跳出固有格局,每跳出一次,那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

以中车为例,当初拆分主要考虑的是国内市场。在国内市场这个格局中,只有一家中车就是轨道交通设备领域的垄断。后来合并是因为中国已经有能力和世界各轨道交通设备巨头角逐全球市场的能力。站在全球市场的大格局,中车就必须握紧拳头,形成合力。

西方人说,中国在高铁、盾构机、绞吸船等领域的突破,将意味着夺取了西方企业的垄断地位,是新霸主。现在西方对我国航空发动机、芯片、光刻机的封锁就是这个逻辑。但是西方却没有看到这一天,中国取得突破各个领域,都没有因为中国取得所谓垄断地位而进入所谓新的高价时代。相反,凡是被中国突破的领域,无一例外地都实现或大大推进了相应产品的平民化、普及化。

西方人看不懂,中国拼尽全力打破西方垄断,然后却又不享受超额利润图的是什么。因为他们不懂中国文化,他们从来没有听懂习总书记的话,不懂什么叫做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是西方国家崛起过程中创造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也从一开始就划定了他们的格局。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格局中面对世界,就要么竞争,要么垄断,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冲突甚至战争。

而中国文化自上古时代起就形成了独步于世界的天下观。以天下为己任,关怀人类命运,不只是国家的口号,也应该注入每一家企业,成为企业的使命。以赚钱为唯一使命的企业,注定只能走上无限竞争的死胡同,只有更高的使命,才会有更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