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促进的只是家庭吗?

 最近国家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有节奏地打出,很多人看个热闹,看不懂门道。房住不炒、医保改革、“双减”等政策出台前,全社会都在喊推翻“新三座大山”,等政策一下子来了,大家却又高兴不起来,而是一时茫然了。就说“双减”政策吧,直接打压了教辅产业,大量教辅从业人员一夜之间失去了饭碗;家长们也一下子懵住了,以前望子成龙梦全都寄托在辅导班上,现在该何去何从?还有,第三次分配的提出,很多公知借机质疑国家改革走向,认为是开改革开放的倒车,酸不溜秋地说“没有效率的公平到底能走多远”云云。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适时公布,一下子如云开雾散,一扫之前舆论中的很多迷茫和质疑。


一、一度缺位的家庭教育



基于优秀的教育传统,我国对于教育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共识: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三位一体的关系,缺一不可。但近三四十年来,市场经济的力量过度侵入了教育领域,形成一种教育产业化的潮流,意外地导致了教育政策的严重偏差。这一偏差的后果极其严重,几乎整整影响了两代人的价值观。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分数看竟然登堂入室几乎成为主流价值观。家长们竟然不亲自教育孩子,而是迷信教育机构,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倾囊交给号称能提高分数的辅导老师。这大概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头一回。


一些教育产业主体出于兜售教育产品的目的,到处贩卖焦虑,给家长们灌输“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多数条件不错的家长们都接受了这一观念,而把教育的本质、人的本质、家国情怀等统统抛到了九霄云外。其实,所谓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家长们并不清楚,只不过是因无知而盲从。

除了教育产业以外,娱乐产业也加入到了疯狂的敛财行动。娱乐产业更熟悉受众心理和舆论控制,更擅长运用包装明星等手段向家长和学生贩卖焦虑。


微信图片_20211105125647.jpg


在教育产业和娱乐产业的狂轰滥炸下,家长、教师和学生迅速被异化,教育迅速被腐化,道没人传了,惑没人解了,业要拿钱来授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家长们只知苦不堪言,却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对改变现状更是无能为力。

其实,对传统教育略知一二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到,是家长迷失了,家庭教育缺位了。


二、家庭教育推动中国家庭地位的复兴



教育问题的根源有很多,历史文化断裂、资本推手导向、公知群体为西方文化入侵带路等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从主体上看,我认为更重要、更根本的原因出在家长和家庭。在中国传统社会,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庭,用当代社会学的术语说,传统家庭有着很强的主体性。在近现代革命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不断被改造和解构,近年来更是有婚姻解体、家庭崩溃的危险趋势,家庭的主体性弱化导致其教育职能弱化,教育职能弱化又导致下一代家庭的主体性进一步弱化。


当代少年儿童的家长大多出生于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期的反传统文化和后来的改革开放,可以说,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的洗礼比较少。文化传承的断裂、大家庭的解体以及西方利己主义思想的冲击,让很多家长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没有得到家庭的滋养,反而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为糟粕。他们失去了进行有效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的能力,进而又造成了下一代更严重的教育问题。

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极强的,这些问题也早就有人注意到,国家更是没有忘记传承文化这一历史使命。现在,中国家庭正在被唤醒。

从哪里入手改变呢?我个人对政策法律的解读是,国家选择了从家庭教育入手来对教育千年大计重新谋篇布局。

家庭和学校都有“立德树人”(教育界习惯简称为“育人”,与“教书”即知识教育相对应)的任务,但更主要的育人任务还是落在家庭身上。几十年的学校教育实践表明,学校的优势是知识和技能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也有优势,但在针对性、个性化的立德树人方面则存在不足,而这恰恰是立德树人更主体、更本质的要求。重新重视家庭的立德树人教育功能,这并不是对学校教育责任的一种解除,而是进一步明确责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家庭教育职能得到强化以后,首先有利于家庭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家庭解体的危机便会逐步解除。其次,家庭为社会所作贡献越来越大,社会存在感和地位也会越来越上升,得到的社会资源支持也会越来越多。这样,家庭兴旺、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局面将不断巩固。


src=http___static-tp.fangdd.com_xfwf_FjBWC6SIuVNCTrtUvMqmsxXW8-pL.jpg&refer=http___static-tp.fangdd.jpg


孝善文化是中国传统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孝的本质是传承文化,善的本质是遵循天道,学习为人父母本质上就是学习天地之道和阴阳变化的规律。《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说,让孩子学习遵守天道,建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不仅有利于个人幸福,还有利于国家的治理,有利于国泰民安。教育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家长自身。家庭教育要搞上去,首要的是家长们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恢复中国家文化的传统美德。现在部分有识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属于自发和自觉行为,但在社会中还不是主流。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家长主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将成为一种义务。

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主体性上来了,还有一个群体发育的问题。在现行社会体制下,家长基本上就是一个监护人的角色,当孩子触碰法律底线时,家长才出面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家长则更像是被学校呼来喝去的作业辅导员和为承担各种教育费用的“提款机”。家长要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主体,各家长各自独立发挥作用显然是不够的,家长们需要形成一些必要的共同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模式,这样家长才能重新觉醒起来,重新群体化,才能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又开始受到重视,最初主要是民间的自发行为以及市场力量的推动。从国家层面提出传统文化复兴算起,也已经有差不多十多年的光景了。国家在传统文化复兴方面的着力点主要是从基础教育(即学校)改革入手的,重新编制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陆续回归学校、课堂和课本。学校一直属于体制内教育主体,对政策指挥捧响应灵敏,执行力强,国家用起来如臂使指,所以从学校入手复兴传统文化确实是个几乎必然的步骤。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这也只是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开始。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世界观的形成,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乃至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是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如果家庭教育跟不上,只进行学校教育改革是很难真正奏效的,这一点国家非常清楚。


微信图片_20211105125652.jpg


在国家的总体布局下,2010年出台了由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共同颁发《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很多地方政府也着手探索家庭教育的立法,推动整个社会重视家庭的教育。从2016年开始,先后有九个省市进行了家庭教育的立法,重庆市率先出台了《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这在当时是全国最高层级的立法。随后山西、江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先后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条例。2019年,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等单位又对《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在2021年10月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把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家庭教育促进法》开篇明确立法目的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深切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的复兴的步伐走得越来越坚实了。《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让我强烈预感到,是时候系统思考一下家庭、企业和城市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应该起到作用了。


四、家庭教育是公共服务的生力军



 教育产业化正在被整体上从教育系统中剥离,那么,重新回归的家庭教育当然再也不能重新被教育产业绑架。家庭教育需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支持,需要足够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支撑,我想非营利性教育服务组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的要求,这种组织将几乎遍及城市的每个社区、农村的每个村庄。这是一种新的公共服务,国家将安排充足的家庭教育预算开支,政府采购服务量将会与日俱增。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的地位可能会逐步明确下来。之前众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由于没有得到正名,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公共资源分配作依托,都是以国学研究机构、文化创意企业、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宗教组织等各种面目出现。因为法律地位不明,管理存在真空,除了质量良莠不齐以外,还难免有很多打法律擦边球的灰色成分。家庭教育系列法律、规划和政策出台以后,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传统文化教育机构将以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身份,将依托家庭教育这一重要公共事业,实现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

其次,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将成为新兴行业。家庭教育复兴,决不是简单的复古。古代社会没有公共服务行业,家庭教育主要依托于小农家庭和宗族就能很好完成,但在当代,家庭教育就必须与时俱进,得到足够的公共资源,成为真正的公共服务,小家之私与国家之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长期以来,社会普遍认为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比西方发展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同时在另外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认为,是有人以西方的标准来定义中国的公共服务。中国近年在基础设施和卫生防疫等公共服务上的出色表现,已经证明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的生命力。家庭教育无疑将是中国特色公共服务的新亮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再次,家庭教育复兴可能对城市的形态也将发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化大都市里,家庭处处受挤压。城市环境营造和城市公共服务提供很少考虑家庭的生长、发展和交往,更没有为孩子的成长留下足够自由生长、滋养性情的空间。我在在深圳街头看到一些以客家门房为内容的建筑小品,还有一些顽强孤立于高楼之下的祠堂,这些已经是现代化城市对家文化保留的一线生机了。但这也只是家文化残留的符号,而不是鲜活的家文化。

现在,很多大中城市已经进入城市更新和再造时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这个容器,准备装上什么样的土壤,想让它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详细描写了一个小女孩在小区内部道路上玩耍能够被几扇窗户看到的空间设计,反映了西方人对个人的关怀角度。我们要学习她的专业精神和人文情怀,但中国人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还是更多从传统文化中去找。我在云南建水住过几次,切身感受了中国传统建筑对人性情的良好影响。

中国城市该怎么建,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只能简而言之:中国人的生活,应该按照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中国人从来都把教化蕴含在生活的空间里,藏在父母的行为中,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学会生活,学到人生的态度,学到了进取而不自私的精神。这些,也许是家长们真正应该学习的,也是城乡建设者们该去关怀的。